節能型輕集料混凝土復合砌塊 是不同于粘土磚的新型建筑材料,砌塊的施工工藝不能完全套用磚混結構的施工方法。因此,砌筑之前必須制定出適合砌塊的施工方法、工藝及技術措施,以便于指導砌塊砌筑。
一、 原材料及使用
1、砌筑砂漿強度符合設計要求,并且強度應大于M5,其具體要求詳見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筑砂漿》(JC860-2000),砌筑砂漿采用中砂,砂漿配合比計量控制準確,采用機械攪拌,攪拌時間要符合要求,務使砂漿均勻,并有良好的合易性和保水性,其稠度控制在70—80mm之間。
2、超過初凝時間的砂漿不宜使用。
3、進入現場砌塊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,并進行二次檢驗,合格后方可用于砌筑。
4砌塊齡期要大于28天。不到齡期的砌塊不能使用,表面有明顯受潮的砌塊也不能使用,不同廠家的砌塊之間或砌塊與紅磚之間不能混用。
5、砌塊砌筑之前不能澆水,如果施工期間氣候炎熱干燥時,可在砌筑前噴少量水濕潤,切不可大量澆水。
二、 施工方法
1.排塊按圖紙要求進行,在滿足技術要求前提下,盡量采用主砌塊砌筑。排塊應當先從兩端開始至中間墻體,上下兩皮砌塊應對孔錯縫排列,搭接長度大于90MM,如不能滿足上述要求,應在灰逢中設拉結筋或鋼筋網片。
2.砌塊每層均為順砌,上下層砌塊錯縫砌筑,如砌筑時有不符模數處,應盡可能使用輔助塊堵塞或應用鋸切割砌塊到合適長度進行砌筑,不能用鑿斷的方式,砌筑時,砌塊兩端頭隔熱苯板要靠嚴擠緊,不得留有空隙。
3.砌塊砌筑時,砂漿應隨鋪隨砌,且只能在砌塊頂面輔設砂漿,砂漿輔設要飽滿,砌塊砌筑時要擠揉,使砌塊豎直和水平灰縫砂漿擠密實,砌筑時宜用膠皮錘振實砂漿,不準使用鐵錘。
4.砌筑時,砌塊頂面砂漿飽滿度應大于90%,豎直灰縫80%,砂漿內保溫空氣縫設在砌塊中央苯板上部,用木條做模(厚度10*寬度70),鋪設砂漿要高于木條3mm并鋪滿砌塊表面稍微壓實,砌筑砌塊時將砂漿壓實后將木條抽出。砌塊豎直灰縫與水平灰縫厚度10mm為宜,且不得小于8mm不大于12mm。
5.正常施工條件下,砌塊墻體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.4m或一步腳手架高度,梁下第一皮砌塊宜在其它砌塊砌完三天后砌筑,與梁底間縫隙用砂漿灌實并勾縫。
6.內外墻要同時砌筑,如不能同時砌筑,可在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茬,斜茬水平投影不小于斜茬的高度。
7.嚴禁在砌塊墻體上搭設腳手架。
8.嚴禁在砌體上留置過梁及柱模板的穿墻洞,應在其相應位置預留綁扎模板用鐵線或水平螺栓。
9.在外墻構造柱處應預留鐵線,便于加固構造柱處砌體,避免出現漲模,破壞墻體。
10.在砌塊水平方向每隔兩層磚設置拉結筋,在轉角處及構造柱等處按要求設置拉結筋。
11.芯柱部位砌塊孔芯必須上下貫通且有苯板側向外,在砌成構造柱下部設置清掃孔,便于清理落地灰,保證構造柱的連接。
12.構造柱內側墻要砌成馬牙槽,先退后進,高度為200。
13.砌塊隨砌隨勾縫,對于豎直和水平灰縫不飽滿的在勾縫時把灰填實。
14.嚴禁在墻體內順墻埋設各種管線,只能布置在豎直方向砌塊孔洞內。
15.各種洞口必須砌筑時予留,嚴禁后鑿。
16.砌塊墻體如需承掛一般較輕物體時,相應位置砌塊孔洞用細石混凝土罐實,并作好標記,備錨固構件用。
17.芯柱混凝土塌落度要在30MM左右,每400MM振搗一次且要連續澆注。
三、 雨季施工時,當雨量為大于小雨以上時,應停止砌筑,并將已砌筑墻體進行遮蓋、擋雨,防止砂漿吸收過量雨水引起的墻體變形,恢復砌筑前應復合墻體是否有變形,如變形較大,則需拆除返工處理。
四、 表面抹灰技術要求
混水墻表面抹灰,為減少裂縫,應在砌筑后墻體表面干燥達到環境溫度時開始抹灰,夏季在干燥環境下,砌塊表面噴少量水濕潤后抹灰,且抹灰后噴水養護,養護時間不宜少于3天,抹灰前應加覆耐堿纖網的方法進行防裂,窗口下抹灰前應做一道防水卷材,然后抹灰。
五、 砌塊的存放和運輸
1、 砌塊在存放或運輸時,碼放平整,且碼放高度不大于1.8m。
2、 砌塊堆放處要平整,避免因場地原因使砌塊發生損壞。
3、 砌塊搬運時,要輕拿輕放,碼放要穩定,避免傾覆造成損失。
4、 存放砌塊要注意避免雨淋,防止水沖浸泡。
以上說明不盡之處見施工圖紙及相應規范。
|